索 引 号 640323035/2020-00039 发文时间 2020-04-26
发布机构 盐池县统计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稳定

——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全县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稳定。

、全县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基本稳定,第二产业贡献突出

1、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6亿元,同比增长4.0%(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8.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增长3.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31亿元,增长10.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34亿元,下降3.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9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贡献突出。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1:53.4:40.5。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136.0%和-40%,一产拉动经济增长0.15个百分点,二产拉动经济增长5.44个百分点,三产下拉经济增长1.59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经济支撑有力,建筑业陷入瓶颈,服务业产出下滑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2亿元,增长3.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329.3万元,下降8.8%,林业产值584.8万元,与同期持平,牧业产值32880.7万元,增长4.2%,渔业产值0.7万元,下降73.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02.1万元,增长1.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3.0%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全力抓好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组织供应,开通运输农产品绿色通行证180余份,全县45家农资生产经营店贮备各类农作物种子1368吨,化肥数量4790吨,除草剂、农药等储备15吨,基本满足春耕需要。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各乡镇农机户积极做好农机具检修、保养、调试等工作,已完成维护保养动力机械5676台(20马力以上)、耕整地机械29台(套),机引犁6500台,旋耕机6300台,深松机33台,机引耙40台,各类播种机1100台,春耕春播开始后可全部投入作业。畜牧业生产略有增长。牛、鸡存栏量有所增加,生猪村栏较上年同期减少31.87%,出栏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1.46%;奶牛存栏较去年同期增长60.13%,后备育成牛存栏增加较多,产奶量较去年增长较大,同期增长34.62%;肉牛养殖被持续看好,肉牛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4.8%;羊只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减少5.61%,出栏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55%。渔业产业直线下滑。截至目前,盐池县渔业养殖产量为1吨,鲤鱼0.8吨,鲫鱼0.2吨。2019年全县有六家休闲渔业由于效益不好而停业,导致产量减少。主要畜产品价格上涨。疫情期间,虽然农贸市场、屠宰场关闭,销售渠道不畅,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受到一定影响,猪、牛、羊肉价格均在上涨。但随着目前各行业逐渐复工复产,确保畜牧散养户的正常销售渠道,滩羊产业产加销一体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滩羊肉价格基本稳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附加值加大。羊肉价格:二毛羔羊收购价是56元/公斤;育肥羊收购价是64元/公斤。二毛羔羊和育肥羊的市场销售价格与同期相比均上涨2元。生猪价格:目前猪肉平均价格52元/公斤,增长100%。牛肉价格:牛肉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同时,肉牛养殖效益持续向好,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牛肉价格略有增加,平均价格70元/公斤,同比增长17%。

2、工业经济支撑有力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占GDP的比重为46.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1.0%,拉动经济增长6.04个百分点,强势拉动经济增长。一季度,全县三大主导行业呈现“两升一降”态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4.5%,较上年同期上升9.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1%,较上年同期下降2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增长8.9%,较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煤炭开采洗选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有效拉动了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稳定增长,为一季度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较上年一季度下降1.2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5%,较上年一季度下降71.2个百分点。轻工业占比0.8%,重工业占比99.2%。分行业大类看,全县监测的13个工业行业呈“六增七降”态势。其中增长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4.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9%;食品制造业增长9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5%。下降的行业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1%;皮革、毛皮制造业下降36.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9.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23.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3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1.1%;木材加工制造业下降68%。分产品产量看,全县监测的15种产品产量中呈“八增七降”态势。其中增长的产品产量有:原煤累计增长40.3%;冷冻蔬菜累计增长33.6%;营养、保健食品累计增长99.8%;天然毛皮服装累计增长18%;风力发电累计增长11.4%;太阳能发电累计增长12.4%;柴油累计增长75.2%;液化石油气累计增长67.2%。下降的产品产量有:水泥累计下降24.6%;汽油累计下降26.3%;鲜、冷藏肉累计下降49.9%;自来水生产量累计下降8.5%;涂料累计下降51.8%;商品混凝土累计下降65.5%;硅酸盐水泥熟料累积下降100%。分经济类型看,全县非公有工业增长15.5%,较上年同期下降6.1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4%;公有工业增长-1.2%,较上年同期下降9.7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私营企业增长3%,较上年同期下降23.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3%。

     3、建筑业发展陷入瓶颈。 一季度,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同比下降7.6%。随着全县城市建设规模步伐放缓,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行,房地产市场低迷,全县建筑业发展陷入瓶颈,建筑业呈现负位运行态势。一季度,全县建筑业企业共15家,完成总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3.0%。全县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6.64亿元,结转上年合同额5.47亿元,占总合同额82.38%,本年新签订合同额1.17亿元,占总合同额17.62%, 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明显减少。建筑业企业外省完成产值为0,在县内产值1.57亿元。

4、服务业产出下滑。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34亿元,下降3.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5%,下拉经济增长1.5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下降严重分行业看,八大类行业呈现“三降五增”趋势,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0.83亿元,下降27.3%,下拉经济增长1.4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0.41亿元,下降9.5%,下拉经济增长0.2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0.33亿元,下降14.8%,下拉经济增长0.27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增长1.6%,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33亿元,增长5.7%,拉动经济增长0.08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增长3.3%,拉动经济增长0.17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5亿元,增长0.2%,拉动经济增长0.0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16亿元,增长1.1%,拉动经济增长0.003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接续不足,市场销售减少明显

1、固定资产投资接续不足。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9.7%。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了20.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投资形势表现为一升二降,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贡献率和增速双双下降,同比下降86.1%。第二产业贡献率增长,同比增长27.76%,降幅较同期回升了10.61个百分点。受民间投资低迷影响,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6.3%。从项目地域来看:县属地方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4%,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为86.78%;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8.5%,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为2.91%;区属中央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9.24%,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仅为10.3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7.27%,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为22.18%;民间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2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重为77.82%。

2、市场销售减少明显。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亿元,下降18.7%,较同期下降23.9个百分点。从销售所在地看,城镇销售额增速快于乡村0.7个百分点。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下降18.6%,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68亿元,下降19.3%。分行业看,批发业1.94亿元,下降26.4%,零售业1.68亿元,下降10.9%,餐饮业1.44亿元,下降14.1%,住宿业0.017亿元,下降62.9%。城镇市场消费主体动力不足。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955.1万元,同比下降18.6%,占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86.5%,对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巨大。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36.6万元,同比下降19.3%,占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3.5%。批发零售业起主导作用。1-3月,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430.6万元,同比下降26.4%,占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38.3%。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829.8万元,同比下降10.9%,占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33.1%。住宿餐饮业受到重创。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1.8万元,同比下降62.9%,占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0.3%,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59.5万元,同比下降14.1%,占全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28.3%。第一季度,大多数住宿餐饮业经营时间仅有一个月,其它时间均受管控,不能正常复工,经营情况受到影响。

(四)财政收支质量不高,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1、财政收支质量不高。县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3亿元,下降44.6%,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8.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0.67亿元,下降27.9%,占比为50.5%。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66亿元,增长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21.3%、公共安全支出增长25.9%、教育支出下降6.3%、科学技术支出下降6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6.0%、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0.5%、城乡社区支出下降10.1%,农林水事务增长6.0%。

2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截至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9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5.53亿元,同比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8.07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3.5个百分点。

(五)城乡居民收入减少,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

1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8元,下降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元,下降1.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3:1(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2、物价水平小幅上扬。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6%(以上年为100%),增长2.6%。其中:食品烟酒上涨8.6%,居住类下降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交通通信类下降1.0%,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4%,衣着类下降1.5%。

总的来看,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县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市决策部署,进一步统筹做好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力度落实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发展形势严峻。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消费、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领域下行明显。一市场销售明显减少。批零住餐四个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全国各地实行封城或者交通管制,导致进货销售渠道不通畅,另外居民出行受限,员工无法到岗,企业个体单位复工缓慢,消费者大幅度减少,住餐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现在虽然都已正常复工,但疫情余波仍未消除,对于企业和个体单位来说,依然存在很多困难,除了自身需要挖掘发展动力之外,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刺激消费。二是新型消费模式不断兴起,传统商业难以抗衡。随着电商、微商等新型业态的不断兴起,我县传统商业业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但网络购物爆发式增长,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正悄悄改变,多数传统商贸企业客流减少、销售下滑、盈利下降,经营受到了较大影响,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转型尚需时日。三是交通运输客货周转量双下降。公众出行呈现“非必需不动、急需少动、必需自驾出行”的特点,春运呈现“返乡规模减少,返程周期拉长、峰值低于往年”的特征。全县客运班线运营车辆、出租车疫情期间大面积停运。货物运输呈现“总需求减少、刚性需求稳定、防疫物资运输需求增加”的特点,此外汽车修理业和驾驶培训业也很大程度受到疫情冲击,营业额较大幅度下滑。疫情期间,客货周转量及交通运输服务业受到较大影响。

(二)工业经济发展尚不稳固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停减产面达58%。全县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减产、停产企业达36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3家,停减产面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8%。其中产值降幅超过20%的企业29家,至今未恢复生产的企业4家。产值下滑、停减产企业多,是现行工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工业经济仍负重攀高。二是市场需求不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市场需求不足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部分企业虽已复工但订单量减少,购进原材料受阻等问题依然不能有效的得到解决。三是新增企业量小,发展后劲不足。上年年度至3月末,新增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12%,新增入库企业一季度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6%。新入库企业多数规模小,新生动力不足,缺乏支撑带动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资压力不减。一是储备重点重大项目较少。截至目前,5000万元以下投资项目剩余投资量含交通、电力等项目仅为7.1亿元。5000万元以上剩余可用投资量39.16亿元,剔除企业因无投资人,项目无法推进无法按时形成投资增量的0.5亿元;项目即将报完工无法形成投资增量1.12亿元;项目已完工无法形成投资增量1.92亿元;剩余可用投资量仅为35.62亿元。二投资项目企业复工迟。受疫情联防联控措施影响,项目企业工作人员及施工方进入停顿期;又受疫情防控影响外地工作人员进不到本县区,也就影响项目单位复工太迟。三是项目建设进度慢。受疫情影响项目建设材料进货渠道不畅,项目建设材料购买不到,项目无法按预期进度顺利开展;库存材料短缺,因我县材料资源有限,先进、新能源材料基本靠外购,受部分地区交通封锁或限制,项目建设材料购置渠道不畅通,加之我县相关生产材料企业未营业,建设材料供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四是今年一季度区返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数下降严重,与去年相比,同比下降59.24%;国有经济完成投资下降严重,同比下降57.27%。

三、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暂时的,也是有限的,不会改变我县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态势。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县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秩序,加快补齐疫情发生以来经济运行中凸显的各项短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提升、畅通方针,以夯实数据质量为中心,全面实现我县全年经济工作新目标。

一)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提升发展质量。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整体实力。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各项工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施好招商引资计划,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创新驱动30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人才强县工程,鼓励更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打造适合各种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资本汇聚融合的宜业宜居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二)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工业生产的稳定对全县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产业引进和培育,不断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对煤炭、电力、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指导力度,落实困难行业、企业帮扶措施,加强生产要素供应,促进行业、产业协调发展。以优化提升产业布局为基础,构筑新旧动能转换空间,抓好工业园区发展,逐步形成错位发展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层次较高、发展后劲较强的工业园区发展新格局。认真分析企业停减产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促使其尽快恢复生产,稳定增长。推动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尽快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促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继续把转型升级作为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规模小、产能低、能耗高、效益差的高耗能企业,形成产业聚集优势。

(三)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投资发展后劲。为稳定扩大有效投资,要加大、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实现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招商引资也尤为重要,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抓住国家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积极谋划、储备乡村振兴、脱贫富民等项目;积极招商引资吸引重大风、光、电等新项目、大项目在我县落地开工建设,力推项目投资稳定增长。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投资发展的要求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建议应重点保障材料市场供给,满足项目建设需求。具体①保障材料运输畅通。当前重要任务是保障材料绿色通道畅通,实现供需对接,并严厉打击哄抬市价行为,保障项目建设供给。②疏通材料供销渠道。及时了解企业项目主要材料供求信息,合理安排购置需求,确保材料有效供给。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有效配合下,新冠肺炎疫情大有好转,已经基本控制。在这个黄金期,建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县各项目主管单位应该及时跟踪监测查看项目建设近况,针对项目建设慢的企业详细询问原因,现阶段应力争快节奏、高效率切实帮助项目企业方和施工企业方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及时形成当月有效投资量。

(四)着力增强居民福祉,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根本的要靠拉动消费,特别是最终消费需求。通过提高普通职工工资水平、低保人员标准、养老保险标准和农民务工、种植、养殖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和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增强消费信心,使消费的潜在需求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现实能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形成投资、消费协调驱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网站地图

主办:盐池县人民政府    承办:盐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宁ICP备0900464号-5    网站标识码:6403230007宁公网安备64032302000012号